2025 年 7 月 13 日清晨,上海外滩滨江步道见证了一场跨越体育与外交的特殊互动。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访华期间,与上海海港俱乐部主教练凯文・穆斯卡特、队长王燊超一同进行晨练散步,并获赠一件承载着历史重量的红色战袍。这一画面通过 CCTV5 转场至 CCTV13 的镜头,从体育频道的专业视角切换为新闻频道的全局叙事,标志着一场足球交流升华为国家间的人文对话。
一、外滩晨练:历史与现代的时空对话
选择外滩滨江作为交流场景颇具深意。这条 1.5 公里的步道串联起百年海关大楼与陆家嘴摩天楼群,恰似中澳关系从资源贸易向多元合作的转型缩影。阿尔巴尼斯在晨曦中与穆斯卡特并肩漫步,身后是黄浦江面穿梭的货轮,对岸则是象征中国经济活力的金融中心。这种空间叙事被《悉尼先驱晨报》解读为 “用脚步丈量两国关系的过去与未来”。
王燊超代表球队赠送的球衣成为焦点。这件 2025 赛季主场战袍左胸处三颗金星熠熠生辉,分别对应海港队 2018、2023、2024 三个中超冠军赛季。阿尔巴尼斯接过球衣时特别指出:“每颗星都铭刻着沪澳体育合作的足迹”,并承诺将其陈列于堪培拉议会大厦,“期待第四颗星早日闪耀”。这一细节被澳媒《澳大利亚人报》捕捉为 “用竞技成就编织外交纽带” 的典范。
穆斯卡特的角色极具象征意义。这位前澳大利亚国脚队长,2023 年成为首位带领中超球队夺冠的澳大利亚籍教练,其执教海港首赛季便打破外籍主帅夺冠最短纪录。如今他以 “足球使者” 身份促成此次交流,印证了澳大利亚《印太体育交流白皮书》中 “通过职业体育构建民间桥梁” 的战略构想。值得关注的是,穆斯卡特本赛季面临竞技压力 —— 球队胜率从去年乐鱼网官网的 76% 降至 54%,但俱乐部董事会仍力挺其战略价值,认为 “专业成绩与外交影响力需分开评估”。

王燊超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。作为海港青训体系培养的功勋队长,其职业生涯 23 粒进球全部献给同一俱乐部,创造中国职业足球纪录。在赠礼时刻,他以 “不卑不亢的外交礼仪” 完成授衣仪式,被《环球时报》评价为 “颠覆了传统足球外交由明星外援主导的模式”。这种本土球员与外籍教练的组合,恰好诠释了中澳体育合作 “引进来” 与 “走出去” 的双向流动。
三、外交深意:从球衣馈赠到战略布局
此次交流正值阿尔巴尼斯连任后首次访华,其 7 天行程被澳媒称为 “时间最长的总理级外交”。在中美澳军事博弈暗流涌动的背景下,外滩晨练被赋予特殊使命。阿尔巴尼斯在咖啡座谈中直言:“体育对话能消除文化隔阂”,并透露此行将推动澳超与中国青训基地的 “双轨交换计划”,以及下月成都澳网亚太外卡赛的合作。这种 “以球促和” 的策略,与 1971 年澳乒乓球队访华开启的 “小球转动大球” 异曲同工,却更具现代商业色彩 —— 海港俱乐部财报显示,其商业赞助收入因外交曝光同比上涨 37%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交流引发舆论热议。虎扑论坛 #该不该送总理球衣# 话题阅读量超 2000 万,部分网友质疑 “用俱乐部资产做外交礼物是否合规”。对此,海港监事会特别声明,赠衣行为经董事会批准,属于 “品牌国际推广预算” 范畴,并强调 “球衣作为文化载体,其传播价值远超商业成本”。这种争议本身,恰是体育外交复杂性的真实写照。
四、未来图景:从外滩步道到全球赛场
阿尔巴尼斯的访华行程并未止步于足球。在随后的成都之行中,他将出席澳网亚太外卡赛开幕式,并推动中澳在绿色科技、教育交流等领域的合作。而海港俱乐部已启动 “第四颗星计划”,计划于 2026 年前建成中澳青少年足球培训中心,预计每年输送 50 名中国学员赴澳参训。这种 “体育 +” 模式,正在重塑中澳关系的叙事逻辑 —— 从资源贸易的 “硬合作” 转向人文互通的 “软连接”。
当 CCTV13 的镜头扫过外滩天际线时,画面中既有历史建筑的厚重,也有现代都市的活力。这件承载着三颗星的球衣,终将在堪培拉议会大厦与其他外交礼物并列,但真正的价值或许在于:它让竞技体育超越胜负,成为连接两个国家的情感纽带。正如穆斯卡特在接受澳媒采访时所说:“足球可以成为对话的语言,当总理穿上这件球衣,他不仅代表澳大利亚,更代表着对公平竞争、相互尊重的共同追求。” 这种超越政治的体育精神,或许正是化解地缘矛盾的密钥。